專欄文章
經驗駕馭世界

在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前,全球約有500萬名學生在海外升學,較2000年的210萬高出超過一倍,更較1990年的留學生人數高出逾三倍。
海外升學對學生、學生升學國家和準僱主來說,都是共贏的局面。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便曾發表關於海外留學畢業生深具啟發性的統計數據。
- 他們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留學經驗的同輩的兩倍。
- 他們的起薪點平均高出25%。
- 約84%的受訪者表示留學經驗有助他們建立職場所需的寶貴技能。
- 約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較能適應多元化的工作環境。
- 高達97%的受訪者表示留學經驗使他們待人接物更成熟。
- 96%的受訪者表示留學有助提升自信心。
對準僱主而言,曾於海外留學的求職者更具吸引力。首先,簡單如坐上飛機,看看這世界的其他地方,便顯出他們做事的熱忱。他們通常對文化有較高的認知。到外地升學,有更多的機會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他們學會自立。他們有更大機會保持開放的心態,展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
類似的情況還有「回流人才」—即與香港早有淵源,在海外出生,或小時候隨家人移居海外,現在又回到香港工作的年輕專業人士。我們的法律團隊中便有多位同事是回流人才。與他們在香港出生但海外留學的同事一樣,他們為律師行帶來了跨文化背景和國際思維。
一般來說,回流人士將在香港的白領專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於2019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27年香港將欠缺34,600名擁有大學學歷的技術人才。根據《2019年瀚納仕亞洲海歸報告》,約半數僱主(47%)對成功物色具備足夠營運所需技能的人才缺乏信心,而約九成(89%)的僱主預計,技術短缺將窒礙其企業於未來一年的高效營運。
除了回流人才和海外留學生外,在香港本地人口中還有誰能把國際經驗帶到職場上?利用休學年旅行是另一種選擇。年輕專業人士如果在進修前後抽一年時間來拓闊視野,往往對事物會有新的看法,待人接物更加成熟。簡而言之,他們會更懂得人情世故。
值得一提的是,布高江律師行逾80%的年輕法律專業人員均曾於求學時期就讀海外大學。當中大部分人於海外學府獲得學位,其他人則曾參加一個學期或更長時間的學生交流活動。
他們的留學目的地包括加拿大的溫哥華和多倫多,澳洲墨爾本和英國約六個不同的城市。一名年輕女同事便曾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留學一年,而另一名同事則曾於丹麥哥本哈根修讀了一個學期。在加盟本行前,他們均於香港獲取了法律深造課程資格。
我們一位同事在獲得法律學位後休息了一段時間去教英語,然後遊歷南美洲,之後才回到香港修讀法律深造課程。這是令人夢寐以求的生活體驗,與學歷同樣重要。
工作上的交流是另一個寶貴的資源。我們在之前的網誌中曾分享過,布高江律師行是國際事務律師所聯盟的成員之一,作為獨立律師行聯盟組織,旨在協助客戶解決國際法律及業務方面的挑戰。在最近一次視像電話會議中,我們曾積極探討一旦疫情消退便能恢復律師行間的交流計劃。我和合伙人對此將給予鼎力支持。
疫情過後,香港需要重新確立自身的國際競爭力、知識和專長。具備海外經驗的員工,可善用他們較強的語言技能和對跨文化的認識,料將更具價值。我們很幸運能有這批年輕人才加盟布高江律師行。
廖健昇律師自2000年起出任布高江律師行合伙人,他的主要執業範疇包括商業及企業訴訟、證監會、廉政公署及商業罪案調查科等政府機構之調查、破產及債務重組、知識產權、誹謗、房地產及商業合約起草工作。聯絡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由作者廖健昇授權轉載,並同意Business Touch編輯文章與修訂標題。(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作者:廖健昇律師